發布日期:2025-11-14 瀏覽:6
《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前駐華大使蒙薩爾韋出版了有關中國的書。他在杜克總統執政期間擔任駐華大使,曾負責安排總統訪華事宜。他近距離見證了這個國家的變化和發展,這本書收錄了他那些年的親身見聞。我們與他進行了對話。
問:前往中國這段經歷,對您來說是怎樣的?
答:在杜克總統政府執政期間,也就是2018年到2022年,我擔任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將近三年半時間。如今的中國擁有非常獨特的優勢,科技已如此發達,各類應用程序讓一切都變得便捷。比如在微信上,你可以用西班牙語或英語發送信息,而對方收到的是中文翻譯版本,你收到的回復也會自動翻譯成你的語言。這讓生活變得輕松多了。
問:您在書中說,哥倫比亞一直忽視亞洲?
答:我一直認為哥倫比亞是一個目光不夠長遠的國家。很多分析師都這樣說:我們思想封閉,缺乏國際視野。我們極度依賴美國,盡管它是我們的主要盟友,但我們就此停滯不前。我的家族企業一直以出口為核心,產品銷往60多個國家,所以我早已具備全球視野。亞洲尤其是中國,一直讓我非常感興趣。
問:在哥倫比亞,人們對中國的認知仍很落后。有人認為中國依然只是個農村化、且需要每天工作20小時的國家。但事實是,中國在4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您如何解釋這一變化?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經濟上發生了深刻變革。彼時的中國仍較貧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低于哥倫比亞。中國領導人提出改革開放后,中國從深圳等沿海城市起步,將其設為經濟特區以吸引外資。當時西方正尋求一個擁有廉價勞動力、高素質人口的低成本制造平臺,中國恰好滿足了需求。中國連續多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經濟增長率,創造了驚人的財富。
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年增長率維持在5%,人均GDP約是哥倫比亞的兩倍,這對哥倫比亞來說是夢寐以求的成績。中國擁有100多個人口超百萬的城市,城市發展水平很先進。絕對貧困已基本消除。
問:您曾協助杜克總統訪華,那次訪問具有怎樣的意義?
答:對一名大使而言,促成本國總統出訪,是任職期間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尤其是那次的訪問對象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在北京任職的前幾個月,一半以上時間都用于籌備那次訪問。
杜克總統的那次訪華行程安排得非常緊湊,他率領多位部長以及由數十人組成的商業代表團出訪,涵蓋了哥倫比亞所有對中國市場感興趣的主要行業協會,包括花卉種植、畜牧業、礦業、基礎設施等領域。
當時,杜克總統有兩項明確的目標:一是為哥倫比亞的產品打開更多中國市場,二是吸引更多中國投資進入哥倫比亞。那次訪問的具體成果之一是,中國企業對波哥大地鐵項目產生興趣,參與競標并成功中標。
《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 ...
2025-11-14《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 ...
2025-11-14《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 ...
2025-11-13《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 ...
2025-11-13《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 ...
2025-11-12《哥倫比亞人報》文章,在中國,哥倫比亞擁有巨大機遇。哥倫比亞... ...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