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0-15 瀏覽:218
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國與日俱增影響力的微妙看法。對薩爾塔納特·馬登女士來說,霍爾果斯是一片充滿機遇的樂土,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陸港,也是一個橫跨哈薩克斯坦和中國偏遠邊境地區的經濟特區。28歲的馬登來自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的周邊地區,目前正在距離其家鄉300公里的霍爾果斯口岸的中國一側工作,該口岸是中哈跨境自由貿易區(即“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編者注)的一部分。
馬登與一家中國貿易公司合作開展營銷工作,該公司銷售從衣服到汽車等各種商品。與在哈國內相比,她顯然能在這里賺到更多錢。正因如此,她對這里的工作充滿熱情。
在霍爾果斯簇新的購物中心內,哈薩克斯坦人攜帶空行李箱和背包而來,然后裝滿最高配額為20公斤的廉價免稅商品,其中有些人看起來像是20多歲的學生。回到哈薩克斯坦后,許多人將他們購買的東西交給精明的商人,商人則獎勵他們5000哈薩克斯坦堅戈(1000堅戈約合14.61元人民幣),對于一個最低日薪約為2800堅戈的國家來說,上述收入相當可觀。
還有選擇自己做生意的哈薩克斯坦人。“買家到來后環顧四周,如果他們夠聰明,他們就能看到機會。”馬登解釋說,“以皮草大衣為例,客戶會注意到價格差異,算一算差價,如果(把產品)通過視頻或廣告的形式發布在社交媒體上,就會有人詢價。等回到哈薩克斯坦,再將這些商品轉賣。如此一來,他們就能賺到不少錢。”
然而,霍爾果斯不僅是出售低價商品的免稅購物中心集中區,還是一個主要的轉運樞紐。在霍爾果斯,從中國運往中亞和歐洲國家的貨物被重新裝載到軌距更寬的中亞國家和俄羅斯火車上,反之亦然。
霍爾果斯在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跨境)陸路起點后尤其呈現出蓬勃發展勢頭。在該倡議下,哈薩克斯坦和其他中亞國家得到來自中國的大量投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通過加強與鄰國的關系來實現中國貿易路線多元化并維持西部周邊地區的穩定。此舉已經奏效,尤其是在哈薩克斯坦,當地年輕人比其長輩更對中國有好感。
“這是一種代際轉變。”阿斯塔納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教授杰西卡·尼菲在被問及哈薩克斯坦人對華看法時如是說。尼菲教授經常開展“中亞晴雨表”調查,以衡量公眾對該地區與其東方龐大鄰國關系的看法。她說:“與前幾代人相比,年輕人往往較少將中國視為威脅。他們更看好中國,而且相對不太可能受到一些過時刻板印象的影響。他們說‘只要中國在這里幫助和支持我們,我們就能接受與中國的往來’。”
哈中貿易蓬勃發展,2023年雙邊貿易額創下新高。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對該地區基礎設施大舉投資,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正在上升。中國在哈的存在體現在許多方面:中企負責施工的建筑工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孔子學院等。中國對哈投資大部分集中在能源領域,中國還幫助哈升級鐵路和公路。
在擁有200多萬人口的阿拉木圖,記者看到許多中國生產的汽車。“中國制造的汽車現在變得很受歡迎。”49歲的作家謝列布里揚斯基說,不僅因為它們更便宜,還因為哈薩克斯坦人已經克服他們對所謂中國產品不可靠和質量差的偏見。他告訴記者:“如今我們不再‘害怕’這些汽車。”他還表示在哈街頭行駛的中國電動汽車遠多于歐美電動汽車。他也在學童中看到這種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在學中文。排外心理正在慢慢消退”。而在阿拉木圖以北1200公里的阿斯塔納,這種轉變也不可避免地映入人們的眼簾,大量中國投資推動了這一大都市的繁榮發展。
讓我們把目光重新投向霍爾果斯,馬登對她的中國合作伙伴贊不絕口:“中國人行動迅速,對于生意不會猶豫不決。他們也會犯錯,但他們千方百計完成工作。他們不斷前進,一直在前進。”
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 ...
2025-08-06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 ...
2025-08-06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 ...
2025-08-05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 ...
2025-08-05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 ...
2025-08-04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他們一直在前進”:哈薩克斯坦人對中... ...
2025-08-04